English

“第四媒体”逼近中国

1998-08-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自1998年6月开始,浩如烟海的Internet站点名录中又多了一个名字:www.netweek.com.cn。在一个飞速变化、新事迭出的年代,这并不特别引人瞩目,但对于中国来说,它也许是一场变革的开始。因为它喻示着:

www.netweek.com.cn的实质是一本杂志:《互联网周刊》(以下简称《周刊》)。它之所以不同不仅是除了每周一期印制精美的印刷版之外还拥有一个站点,更多的是它率先在中国倡导了一个崭新的概念:“第四媒体”。

按照该刊总编辑沈维先生的观点,“第四媒体”是基于电脑网络的,并充分发挥其强大的信息交换、处理能力的大众传媒。它所具有的信息代理、交互、重组及深加工的功能决定了它不是报刊、广播、电视三大媒体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简单翻版,而是与它们并驾齐驱的第四种媒体。

所谓信息代理,沈先生认为即是新媒体在某一领域内对In?ternet上庞大信息量的有效筛选和重组,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在强调“全”的同时强调“精”。《周刊》的特色领域在IT业界,在为业内人士详细提供业界最新动态及技术走势之余,它也关注网络文化以及信息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和巨大影响。在新闻的报道上,《周刊》讲求一个“快”字。对一般的消息,每天刷新两次,至少滚动播出12条新闻,对于重大新闻则在2小时之内播出。6月2日,当今IT业巨子,美国CSICO系统公司总裁JohnChambers先生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发表了关于网络与人类未来的演讲。在2小时之后,他的高论连同照片即出现在www.netweek.com.cn的网页上。显然,对于更新速度最快也需要24小时的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新媒体的交互性,沈先生指出了其“平等”与“开放”的特点。“平等”与“开放”意味着新媒体的读者和编者之间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巨大鸿沟,读者从被动的“受众”变为有目的的“选择者”,并且能够立即向编者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二者之间在更大的程度上更像是合作者。《周刊》站点上设置的“2000年问题论坛”即鲜明地显示出这一特色,该论坛设置了“最新消息”、“假若2000年来临”、“专家论坛”、“比武招商”等栏目,全方位的从技术、历史、法律、社会的角度介绍了2000年问题的进展,业已引起了广大读者及多家IT厂商的浓厚兴趣。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最大优势还在于它对信息的深度加工,沈先生强调。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传统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往往只是一个片断,读者要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往往只能靠直觉和平时的累积。而新媒体则有所不同,它能够为重要的信息配上相关链接,让读者直接进入背景数据库,寻找所需要的资料,从而把一条死的新闻变成活的信息流,实现价值的增值。

目前,国内的主流媒体也都纷纷上网,以期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但由于电脑网络对于中国来说只是一个初生儿,许多人对它的内涵和它可能具有的意义并不十分了解,再加上固有思维的惯性,多数媒体的电子版大多更像是一种简单的复制品,而缺乏真正的创新精神。相比较而言,《周刊》及也是新近创刊的《网络报》更具有突变的性质。

当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第四媒体”的概念能否站得住脚还有待时间的检验,而这将取决于电脑网络对于人类而言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只是把网络当作一种高级的通讯工具,那么所谓的“第四媒体”就只会是一种神话;而如果透过尚在襁褓中的网络带来的一些不很明显的蛛丝马迹,我们可以肯定它将会使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话,我们便会对“第四媒体”的提法更加审慎,从而也就会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在一个“比特的时代”出版一本“原子”构成的书是一个悖论;与此相似,《周刊》在开通Internet站点的同时也决定推出每周一期的印刷版,这也是一个悖论。对于此,沈先生指出,由于新的媒体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读者范围、广告投入方面均不是非常理想,因而同时推出网络版和印刷版是当前形势下的一种迫不得已。他表示,对于网络版和印刷版,《周刊》都将给予同等的重视。针对印刷版周期长新闻时效性不强的特点,《周刊》着力推出IT媒体中独树一帜的封面故事和深度报道,力图使读者深入了解业界重要新闻事件背后的内涵,把握业界的走向。

《周刊》站点开通半个月之后,日点击数即超过2万,显示出强劲的冲击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它要取得更大的成功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克服更大的困难。因为除了沈先生指出的读者范围及广告投入方面的限制之外,中国网络管理的混乱、信息通道的阻塞等等问题都使新的媒体面临严峻的挑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